《PLC與工業自動化系統》實踐導向課堂教學案例
馬 靜
《PLC與工業自動化系統》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能力本位,建立知識為技能服務的意識,培養學生創新、協作、溝通能力,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起重要促進作用。
課程的設計理念是:以理實一體化的工作過程為導向,構建“工作過程完整”的學習過程。按照“崗課賽證融通”的要求,對標崗位實際需求,將課程知識點和職業技能點融合,以崗位職業標準為依據,以實際工作任務為引領,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課程規劃設計。
課程設計突出開放性、職業性和實踐性。課程在教學內容選取過程中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1)緊扣崗位技能標準,將行業發展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新要求等納入教學內容。
(2)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針對機電專業崗位的任職要求,科學設計學習情境。
(3)對接中高級維修電工和可編程控制系統設計師國家職業標準。
(4)課程內容與時俱進。
課程按照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綜合技能的能力遞進規律設計實踐教學,并將理論知識融合到每一個工作任務的教學實施中。任務設置由簡單到復雜、單一到綜合層層遞進,理論知識系統性,體現系統化+項目化的課程設計。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教學進度和深度,保證每位學生都有一定的收獲。
本課程按學科知識體系分學習模塊,根據學習模塊編排學習任務,課程設計了六個學習情境,16個學習項目。這16個學習項目又細分為20個知識點和18個學習任務。每個學習情境設計二到四個學習項目,所有項目均來自企業典型的工作任務。課程教學內容按照職業成長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安排。
課程遵循職業技能培養規律,致力于以項目為載體、工作任務為引領、行動導向的教學教學模式改革,逐步形成做中學、做中教、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注重師生互動,實施探究式、參與式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邊學邊做,自主探索,主動觸摸知識,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學習技能;教師邊導邊教,使學生先掌握操作,后理解理論,分層教學。課程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的優勢,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研究探索,課程逐漸形成了以下3個特色:
1.教、學、做一體,理實結合,注重實踐能力培養。
2.課、崗、證融通,校企合作,提升課程服務能力。
3. 學、訓、賽對接,以賽促學,突出職業技能實效。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