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_天天性天天草_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_成人日韩欧美

歡迎訪問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官網
0473-2616100 校園地圖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要覽>通知公告>詳細內容

新聞要覽

《內蒙古自治區推進一流學科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7年)》政策解讀

來源:黨委宣傳部 作者: 發布時間:2024-06-17 19:15:53 點擊數量: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對內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工作主線,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構建與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區教育廳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推進一流學科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現就《行動計劃》有關政策作如下解讀。

一、《行動計劃》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答: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以下簡稱“雙一流”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2022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就“十四五”時期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提出25條具體指導意見。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雙一流”建設。2022年12月,自治區教育廳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總體方案(2022-2025)》,對自治區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工作進行系統規劃、詳細部署。為深入推進一流學科建設,自治區教育廳在全面分析全區學科建設情況的基礎上,學習借鑒兄弟省份學科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起草形成了《內蒙古自治區推進一流學科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7年)》(征求意見稿)。自治區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先后5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完善具體舉措。《行動計劃》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于2024年5月7日正式印發。

二、《行動計劃》的總體目標是什么?

答:《行動計劃》的總體目標是:力爭到2027年,一流學科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草學、生態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民族學等優勢特色學科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畜牧學、農業、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冶金工程等與完成“五大任務”契合度較高的學科取得重大突破,1-2所高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自治區博士學位授權點總數達到70個左右,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初步形成,服務自治區重點產業發展需要的高層次人才方陣初步構建,自治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實現晉位升級、跨越發展,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區域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有力支撐科技創新綜合水平進入全國第二梯隊,為完成好“兩件大事”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三、《行動計劃》的重點任務有哪些?

答:推進一流學科建設行動計劃的重點任務包括6個方面:

一是提升學科建設水平。按照一流拔尖學科、一流拔尖培育學科、一流建設學科分層次設定建設目標;形成“學科-團隊-科研-資源”聯動發展局面,構建形成目標導向、科學規劃的學科建設體系;依托建設內蒙古高等研究院,加速提升一流學科的建設能力和成效。

二是優化學科專業布局。聚焦自治區重點產業集群,布局建設10個左右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重點建設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教育學等博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深入推進一流本科教育,深化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

三是完善學科資源配置機制。集中優勢資源支持重點建設學科發展,對自治區一流學科實施學科特區政策。對服務自治區支柱產業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發展需求契合度較高的學科進行重點建設,培育攻堅。持續推進學科群建設,促進學科交叉融合。

四是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凝煉一流學科發展方向和科技創新主攻方向,設立重大開放課題,產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做好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調控與繁育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重點推進能源資源利用、乳品與種質資源等相關領域平臺建設。

五是增強服務社會能力。全面落實激勵科技創新各項政策措施,大力推進開展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改革,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通過“蒙科聚”創新驅動平臺發布最新成果,積極參與路演活動,加強與專業機構和技術經理人合作,精準對接企業需求。

六是加強學科隊伍建設。分學科編制高層次人才引育計劃,形成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青年教師結構合理的學科教師梯隊。精準引進學科帶頭人和團隊,對有潛力的青年教師進行重點支持,大力培育一批學術骨干。統籌經費、項目、平臺等資源,加大對一流學科帶頭人及其團隊支持力度。

四、《行動計劃》出臺了哪些具體支持措施?

答:為確保一流學科建設行動計劃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自治區教育廳等八部門提出3個方面12條支持措施。

(一)在加大經費投入方面。建立自治區“雙一流”建設經費逐步增長機制,年均增長比例不低于20%。統籌“雙一流”建設專項資金,對實現晉位升級預定目標、爬坡過坎實現突破的高校一次性給予不低于500萬元的獎補支持,對新增國家一流學科的高校一次性給予不低于1000萬元的獎補支持。自治區直屬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主要用于自治區一流學科科技創新項目和青年科技人才科研啟動經費。

(二)在支持高端人才引育方面。對高校培養或剛性引進的“兩院”院士、“兩院”院士有效候選人、“長江”“杰青”等一流學科帶頭人,按照“一人一策、一事一議”原則,在經費投入、科技項目、學術交流方面給予支持。在現有支持政策的基礎上,統籌“雙一流”建設專項資金,對依托一流學科新設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站資助從30萬元增加到50萬元;新進站的全職博士后人員生活補助從每人每年10萬元增加到15萬元,資助2年;出站留校工作的博士后人員科研經費資助從30萬元增加到50萬元。支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與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博碩士研究生,設立博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專項計劃,對相關一流學科研究生招生計劃給予適當傾斜。將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納入人員總量管理試點范圍,一流學科涉及的院系或專業專任教師總量,結合高校學科特點和不同門類進行評估論證后,按照生師比上限標準進行核定。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可在原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基礎上增設10%的特設崗位,用于聘任急需緊缺高端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

(三)在強化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方面。在自治區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提名和哲學社會科學獎評定中,向自治區一流學科適當傾斜。支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以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形式在自治區內落地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按技術合同到賬金額或股權折算金額在200萬元以上的,給予收益金額20%的財政資金獎勵。支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成立專業化成果轉化機構和市場化科技成果轉化公司,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人員在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等方面與教學科研人員享有同等待遇。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全面推開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五、如何保障《行動計劃》落地見效?

答:《行動計劃》明確了自治區教育廳及有關部門、單位工作職責,明確高校是落實建設任務的責任主體。自治區教育廳將牽頭會同各有關部門建立廳際一流學科建設工作協調機制,按照職能分工,開展規劃部署、任務實施、保障支持、監督管理等工作,協調解決建設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根據行動計劃制定年度工作任務清單,明確各責任單位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并對年度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總結評估。同時,自治區教育廳將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建立以目標達成、成果產出、績效水平為核心的評價機制,對一流學科及建設高校進行科學評價和動態調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戶登錄